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目的地攻略 > 中国 > 福建 > 福建旅游指南
福建旅游Fujian

福建,简称“闽”,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依山傍海,森林密布,岛屿众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想去0

去过0

福建特色

http://Fujian.cncn.com  2008-12-12  福建旅游网

福建功夫茶、民间曲艺、风俗

  福建功夫茶   

         福建人爱喝茶,福建“功夫茶”天下闻名。要喝功夫茶,必须要有一套玲珑精致的袖珍型茶具,包括紫砂陶茶壶、核桃大小的细瓷茶杯以及煮水的壶;茶叶是乌龙茶,它是一种半发酵茶,不仅耐泡,而且具有一种独特的香味。乌龙茶中最有名的就是安溪“铁观音”,这种茶被称为“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
        泡功夫茶讲究“高冲低斟”,高冲可翻动茶叶并把杂质冲到上面,用盖子刮掉;低斟可以保证茶叶不会走香。整个程序是先将煮沸的水冲入装了七八成茶叶的茶壶里,第一泡的水专门用来洗茶叶;第二泡沸水冲进壶后,将杯盖紧,再用沸水浇淋一遍茶壶,以增加热量,使茶味迅速出来。
        到福建后,一定得在游览的闲暇静静地坐下来品一品功夫茶。

民间曲艺之一:南曲

厦门的民间曲艺,流传甚广,历史悠久,题材广泛。有描写日常生活,倾吐男女爱情,再现劳动情景,传播知识趣闻,歌颂古代英雄等等,但基本上没有文字记载。解放后,曲艺工作者才创作了大量作品,始有文字记载。厦门民间流传的曲艺种类很多,主要有南曲、歌仔戏、高甲戏、梨园戏和答嘴鼓等。

南曲。又称南乐、南音、南管,相传为五代孟昶整理古华夏之音而创立的。孟昶也被视为南曲祖师。又据民间传说,南曲是唐朝末期闽王王审之兄弟入闽时带来的,原是宫廷高雅音乐,传入民间后,与民间乐种逐渐融合,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受到元曲、昆曲、弋阳腔等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地方色彩浓厚的乐种。

民间曲艺之二:歌仔戏

歌仔戏。诞生于台湾宜兰地区,是福建闽南地区和台湾的主要剧种之一。300多年前,郑成功收复台湾,大批官兵眷属屯居。他们带去闽南地区锦歌车鼓等民间乐曲,丰富了台湾的地方音乐。台湾民间逢年过节迎神赛会,时常组织民歌民谣、锦歌车鼓、列队游行表演,俗称“歌仔阵”。19世纪末,受乱弹、四平、京戏传入的影响,根据故事情节,装扮角色演唱,并经常在广场拉个圈子表演,被称为“落地帚”。20世纪初,宜兰县欧来助创作“七字调”,传播演出,很受欢迎,遂以七字调为主要乐曲,组织剧团表演,定名为“歌仔戏”。宜兰县成为诞生歌仔戏的摇篮地。

民间曲艺之三:高甲戏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亦称大班、鼓班,为闽南主要剧种之一。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大约150年前传入厦门。

高甲戏最初原是一种化装游行的演出。闽南沿海农村,每逢迎神赛会或喜庆节日,人们喜欢扮成梁山好汉,排列成队,在节奏强烈的民间乐曲伴奏下,作即兴表演,当时叫做“宋江阵”,后来发展成为专业戏班。因为演宋江的戏最多,就被称为“宋江戏”。宋江戏表演偏重武打,剧情内容也比较简单,后吸收梨园戏和木偶戏的剧目和表演艺术,渐次发展成为有文有武的“合兴戏”。到了清末,又吸收了徽剧、江西弋阳腔和京戏等的表演艺术,逐渐形成有独特风格的地方剧种“高甲戏”。

民间曲艺之四:梨园戏

梨园戏。形成于宋末,流行于泉州一带。明末清初时传入厦门。薛起凤《鹭江志》记述“当时民间风俗,上元、端午、中秋,各街巷皆搭台演戏或一月半月”。当时厦门还没有其他剧种传入,演的就是梨园戏。周凯《厦门志》记述:“闽中土戏,谓之七子班,厦门前有《荔镜传》,演泉人陈三诱潮女黄五娘私奔事……观者如堵。”这里说的七子班就是梨园戏的别称,《荔镜传》是梨园戏剧目。20年代歌仔戏传入时,厦门尚有“双珠凤”等梨园戏班。到40年代前后,直至50年代初,厦门城乡尚有梨园戏演出。

民间曲艺之五:答嘴鼓

答嘴鼓。是流传于闽南、台湾一带的曲艺品种,以闽南方言表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以韵语对话为主要形式,其艺术手法幽默、风趣、诙谐,成为闽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之一。

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福建畲族风情

福建是著名的畲乡,畲族人口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40%以上。畲族妇女勤劳朴实,其装束打扮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喜在衣领、右襟、袖口和围裙上,刺绣花鸟及艳丽的花纹;腰束彩色条带;头发盘梳成螺式或截筒高帽式,发间束红绒线,配以银质头饰。这种独特的装束,称为"凤凰装"。随着年龄的变化,凤凰装在头饰,发型及服装上各不相同,可分为"小凤凰装"、"大凤凰装"和"老凤凰装"等。畲族妇女不仅服饰俏丽,奇风异俗更是诱人神往。畲族青年男女通过对歌认识后,男方托媒说亲,经媒人撮合,女方(称"少娘")便要出娘了。少娘出嫁不论其心情如何,都要以歌当哭,两天两夜的"哭嫁"之后,方举行各种传统风趣的仪式进轿,抬入男家。因传少娘是高辛帝的公主,故拜堂时行"男跪女不跪"之礼,更显畲族婚礼之独特。"闹新房"时男女盘歌,通霄达旦,欲罢不能,文明而不失诙谐,热烈而不失高雅,如同一场高潮叠起,引人入胜的赛歌会。

畲族有自己的氏族节日。农历三月三煮"乌稔饭"祭祀祖先,除对歌盘歌以外,还表演传统的"加官舞"、"八仙舞"、"龙头舞"等,热闹非凡。除此之外,四月初八做麦精饭,十月祭多贝大王,都是隆重热烈的节日。几乎所有畲村都有祠堂,各个宗族各有刻有龙头的祖杖,为畲族图腾的主要标志。目前,一座占地5000平方米的祭祀畲族始祖盘瓠王的中华畲族始祖宫已通过总体规划,正在兴建之中。妈祖宫位于宁德市畲乡金涵村,与霞浦赤岸、周宁鲤鱼溪、霍童支提寺、福鼎太姥山连成一气,形成独具特色的畲族风情旅游线。

畲族的习俗与祝愿

春节 其习俗与汉族习俗大致相同。

祭祖节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祭祖活动。畲族村寨建有宗祠、支祠或祖寨。内供畲族祖先的祖牌,有的还塑有蓝姓和雷姓始祖的塑像,祠内摆有龙头杖、香亭、香案、香炉等。祭祖开始,先放神铳三响,鞭炮连声,锣鼓喧天,祭案上摆供茶酒三牲。凡本族祠后裔当年结婚者,生有男孩子者,家有老翁做寿者,均要送“两日制”龙烛一合,焚香叩酬。祭祖时,由族长辈讲述祖先功绩,始祖由来,发族的世系行第,并讲述家族家范,教导族人向善。

观音节 畲族村寨群众普遍奉祀“观音佛母”。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生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过南海日,逢此三日都纪念,认为她能普渡众生,救苦救难,多数人家在节日里吃一天“观音素”,以保平安。

乌饭节 畲语又称“三月三”。每适农历三月初三日,畲族村寨的家家户户要采集乌稔树根合大米煮“乌米饭”,全家共餐,以缅怀祖先。是日村寨常有聚会赛歌。

“林公”节 畲村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家家备祭品、排香案、敲锣击鼓,礼祭“林公忠平王”。

牛歇节 农历四月初八日,习俗与汉族相同。

端午节 畲族人民为缅怀楚大夫屈原死难节日,俗称“五月节”。家家组织人力上山采回三指大的茅竿叶,包糯米粽,每只扎成五节长的“竿粽”以祭祖先,祈求平安。各家备制“雄黄酒”于中午时刻,在住房各个角落喷洒一遍,以除瘟驱疫。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畲族长辈要买月饼分给孩子和馈送亲友,举家吃个“中秋暝”。晚餐后,男女老幼到户外赏月,青少年点燃篝火,手击竹筒,迎“田元帅”游中秋,唱山歌。

尝新节 畲语称“吃新”。山区畲村多种中稻,农历八、九月间水稻收割,为庆丰收,择吉日将新收成的大米蒸饭,先装满两大碗,摆在厅前供祭天地,当晚全家尝新。传说这天“多一人尝,多一人粮”。

冬节 农历十一月冬至日,畲家户户用糯米做糍团,让全家人品尝。传说“冬节有糍圆,作息有头门”。

畲族各月的“福愿”

农历正月十四日,做“奶娘福”是祈求保护妇女生育和财丁兴旺、幼口安宁。家家常到奶娘宫祭供。农历二月初二日,做“春福”(即土地福)。祭供土地神生日,祈望庆稼丰登,村村做“春福”。

农历三月“立夏福”。每当立夏日,全村人歇息一天,叫“歇夏”。家家米竹笋煮光饼,添口福,点香祈求夏季好收成。

农历五月初“保留福”各户备祭礼上“土主宫”供请,意为春种已落实,祈求禾苗茁壮。

农历七月立秋日,做“秋福”。

农历十月立冬日,做“冬福”,稻田收割,粮食归仓,畲家欢庆丰收,供祭“土主神”和“土地爷”以示谢敬。农历正月初六“祖宗福”。这是从汀州府武平县入迁宁德韩丹村、上雷东村的钟姓畲人特有“福日”。每年春节后初六日,钟姓男女于清晨寅时排香案。焚香鸡祭供先祖,俗称“祖公福”。

畲族村寨建筑

畲族村寨,大都分散在山岗、丘陵,少数在沿海和海岛上,依山建房、聚族而居、自成村落。建房坐向多坐北朝南。门前多种树木。

畲族的庆寿习俗

畲族以五十岁为寿。亲戚贺寿寿礼有:猪后蹄一个(约4-5公斤)、贴红剪花的鸡蛋10至12粒、寿面一包一公斤、寿烛一合、百子炮一盒,对联一副。经济条件好的人家,还有赠送布料一至二件。已出嫁的亲生女要送制好的长衫、裤、鞋、袜、帽等。对一般亲友只收猪蹄和对联,其他礼物不收,还回送红包一包。庆寿一般是在当年农历正月举行。五十岁的寿为正月初五日,六十岁的寿为正月初六日,按此类推。庆寿前几天就要做好寿糕、寿桃果。办寿筵酒所备菜肴有:长寿面、寿桃果、猪腿肉(每块四小两、现改为一大两)、凤尾(乌笋干)、煮豆腐干、土林耳、鲜冬笋、黄花菜、熟鸡蛋、薯粉扣、土燕圆、鲜鱼冻等十二盘。吃寿酒的第一盘菜是长寿面,坐首席位的宾客先用筷子夹几条线面放在另一个空盘中绕成寿字形,并唱庆寿歌。

寿筵鸣炮散席时,还发给每人一块四两重的红烧寿肉和寿桃果带回家。

富裕大户人家,还举行拜寿仪式:寿堂中挂起旗帐、玻璃茶灯,设木靠椅、排五果、焚香烛、挂亲友送的联、轴和匾额。拜寿后,赠送给每人一包“红包线”。

畲族的丧俗

人死,畲语称“做老人”、“老人千岁”。畲族老人逝世,断气时就得移放后厅床上。死者床头需点一盏灯或一支蜡烛,畲语称“照眼火”,日夜不灭,意给死者借光,顺利前往“阴府”、“瑶池”。孝男和孝女每日三次给亲人烧“床前纸”,意给死者亡魂赴阴府时所需的茶水、乘船、坐轿等使用。入棺时还得把这些纸钱灰,包成一包装放死者衣袋里入棺。

畲族妇女土法接生

畲族妇女分娩,旧时都用土法接生。孕妇在生育前得求神许愿,供“奶娘婆”、“妈祖婆”的香火,祈求平安顺产。到孩子“满月”时需备祭品还愿。生了孩子要向亲属报喜。亲友即送鸡、蛋、线面及婴儿衣、裤、鞋、帽作“满月”。孩子做“满月”时要剃头,请邻居吃“满月酒”,为孩子取名。如果是细仔就顺口叫“细弟”、“细妹”。有将子女寄托神灵保佑,还要办“寄名供”,寄菩萨奶娘处的即叫“奶佑”、“奶生”;寄“大石母”处就叫“石贵”、“石生”、“石民”;如寄“大教母”处便叫“教发”、“教荣”。

畲族家庭生活饮食

畲家生活俭朴,平日对饮食品味式样不讲究,重在吃饱。口粮多以番薯丝为主粮,大米、高梁、大麦、小麦、花麦、玉米、小米为副粮。故俗有“种番薯吃番薯,番薯当粮也当菜”。把番薯切成丝、晒干,其吃法有煮成“焖饭”的,有用开水烫半熟,捞放蒸笼炊成“蒸饭”。多数地方要把鲜薯丝用水淋洗出淀粉,加工制成“粉扣”当菜吃。 畲家一日三餐,薯米干饭。

畲族“乌饭节”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畲族百姓都欢度“乌饭节”,家家都做乌米饭,全家共餐,馈赠亲友。同时还聚集一起盘歌、跳舞,纪念这一节日。连江县小沧民族自治乡畲族百姓也过乌饭节,这一天山村热闹非凡。乌米饭是畲族人用山上的一种叫乌稔树野生植物,取叶煮汤,然后将糯米泡在汤里数小时捞起,放在木甑里蒸熟而成。这种乌米饭色泽蓝绿乌黑,并带油光,吃到嘴里香软可口。由于乌稔有防腐、开脾作用,将乌米饭用苎麻袋装起来,挂于通风阴凉处,数日不馊。如果再加上猪油熟炒,更加味美可口。因此有“一家蒸十家香”之说。

畲族男女服装佩饰

畲族有自己独特的服饰,反映该民族特有的风情。

一般女服 尚青色棉布、苎布衣,少数富裕户也穿绸缎。大襟长衫,衫长至膝,比男长衫稍短些,衣领用金线、五色线制成二至三层花纹的“虎牙领”,领背中央绣“凤凰采牡丹”。衣襟用五色羽毛布,绣三至五层梅菊花蕊。腋下襟边缝一块10多厘米宽例三角形的大红布,领口内“替肩布”用蓝、白四方形做“替肩”。袖口和衫袄襟边均用大红色羽毛做边饰,并镶绣各色花纹。节日所穿紫色“诰翠衫”,大襟和袖口都绣“回字”形花纹,胸前排扣5颗,古作礼服用。

畲族男女婚配程序

[婚姻] 畲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如父母主婚为主,自由婚配的也有。寡妇再婚再嫁则较自由。

晋江建屋仪俗

晋江人向来看重“风水”。建宅之前,通常都请风水先生择地,并请其“牵庚”定方位。农村建屋,多顺山势龙脉为主屋正厅朝向,家居一般不取正南北或正东西,而是取“兼字”。择址之后,还要合“年利”,农历每年都有“东西利”或“南北利”之分。如当年无“利”,业主往往或延期动土;或以“四局”办法应变,以避“冲煞”。但每年七月,俗称“鬼月”,禁止动土。

泉州惠安女与浔埔女

惠安女

这是流行于泉州市惠安崇武的古老传统的服饰。头披鲜艳的小朵花巾,捂住双颊下颌,只霹眼、鼻、嘴,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狭,露出肚皮,下穿黑色宽腿裤,腰束锻链,手带银镯,手提竹编小篮子,这是传统的惠东女打扮。这种服饰在全国独具一格,尤引人注目。以往伴随这装扮的,是束缚惠东女子的框框架架。随着现代生活的步步深入,这些无形的束缚正悄悄地遁去,但这身打扮却益发显示出风情万种,显示出现代与古老和谐共存的独特风韵。

浔埔女

泉州市郊渔村妇女,有保留簪花围的风俗。这种妇女发饰相传是宋元时代阿拉伯人传播的风俗。簪花围制作简便,花样别致,把含苞或初放的花朵(主要是含笑花、玉兰花或其他小朵鲜花)用麻丝线缀成,环绕成簪花围,围在发髻周边,多至三小环,色彩相间,还插扦玉簪、银梳等。

厦门的喜好与忌讳拾趣

中华民族崇尚红色,厦门人也一样以红色象征幸福、吉祥。门联、请帖都用红纸;馈赠礼品也要在包装纸上放张红纸条;迎娶的车辆,要挂红彩带;喜幛、寿屏要用红绸缎制作。丧事人家和他人共住一座楼房的,还要在大门口挂块红布。而黑、白、蓝等色调,则被视作端重、衰思的象征。

栽种花草,是厦门人的一种爱好。不但自家有盆栽,还喜欢到市面买各种鲜花用清水养起来摆放客厅、卧室。人们还常用新鲜花卉编扎花篮、花屏和龙、凤、灯等造型,用作喜庆场面的陈设。

民间的一些忌讳和应注意的礼节性习俗有:

以中指指人,被看作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用扫帚打人,挨打者被认为受到最大的侮辱;

客人在座是扫地,被人认为是逐客,有失礼仪;

婚庆筵席上,客人不慎打破碗碟汤匙等餐具最为犯忌,被视为不吉祥的征兆;

进餐时,筷子不要插在饭上,因祭祀时往往在饭上插香。这是对人的不敬;

招待客人时,最忌讳摆六盘菜,因为依清朝旧例,死囚临刑前才食以六盘菜肴;

在婴儿面前不要谈猴,认为谈猴会招致婴儿多病难养;也不要夸婴儿肥胖,要说“好看”、“好养”。

以上忌讳,有些至今还在沿用,但多数已不再拘泥了。

方言 、岁节时令

厦门地处闽南“金三角”(厦门、漳州、泉州)的中心,面对台湾、南洋,厦门人的祖先多半是来自中原的南迁移民。因此厦门的风土人情既承继了古老的优秀的华夏文化传统,又具有浓郁的闽南乡土特色。

1、地方语言

厦门通行闽南方言,即闽南话,也叫厦门话。

2、岁时节令

厦门同全国各汉族地区一样,很注重民间传统节庆

春节、元霄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

泉州:原味六种民族舞

1.拍胸舞

拍胸舞是泉州民间舞蹈的一大特色。

2.彩球舞

彩球舞又称"踢球"、"贡球",是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婚丧喜庆等表演的民间文艺活动主要形式之一。

3.唆锣谜

"唆锣迷"又称"采莲",是泉州地区在端午节时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源于古代泉州"驱疫傩"及唐、宋宫廷"采莲舞队"

4.火鼎公火鼎婆

"火鼎公火鼎婆"由3人表演:火鼎公手执橘木长烟管;火鼎婆手执大圆蒲扇;村姑身着襟衣和宽筒裤,脚穿绣花软底布鞋,肩挑一担用绳子扎系的木柴,属"丫环"打扮。公与婆抬着用长竹竿架着的大铁鼎,鼎中火焰熊熊,随着民间小调"十花串"等乐曲的节奏,在观看踩街的人巷中穿行起舞,以滑稽的动作、幽默的语言同观众交流逗乐。村姑随其身后,挑着柴担,踏着舞步紧相配合。这个舞蹈寓意是盼望日子过得兴旺红火。

5.驴子探亲

驴子探亲由4人表演,一对丑角打扮的老公婆身上绑着 用竹、纸裱制的"驴子",作骑驴状;老夫牵驴,后面跟着女儿和"憨女婿"。情节大致是老公婆因女儿婚事与亲家发生争吵,带着女儿等骑驴要到男方家评理。舞蹈表现了这一家4口人在路上的情景:活泼、诙谐,妙趣横生。"驴子探亲"最早在清末的民间社火"妆人"表演中已出现。

6.车鼓舞

"车鼓舞"的表演形式各地差异较大

惠安婚俗

泉州惠安女的服饰奇特,惠安的婚俗更奇特。

连城“走古事”

连城县境以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民间娱乐活动。

厦门的婚、育、丧风俗

在厦门,结婚、寿辰、生儿育女等喜庆,统称“红事”,而丧葬则称为“白事”。

结婚。成年男女结婚,以往礼节甚繁,现已大为简化。一般市民仍照旧俗择定佳期,由双方长辈主办婚事。佳期前一天,女方将“嫁妆”送达男方,布置好洞房;佳期当天凌晨,新郎到新娘家迎娶,晚上再设宴请客。席散以后,宾客朋友不论辈份大小,都可前往“闹洞房”。婚后三天,新郎要陪同新娘回娘家,娘家则备酒筵接待,女方亲友应邀作陪,以示庆贺。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结婚已不按这一套,而时兴旅游结婚或新婚舞会。

生日寿辰。厦门人做生日以少年16岁和老人50岁、60岁大寿为重。少年男女,年满16岁,被看作长大成人。族人亲戚要送活鸡、线面、衣料等礼物去庆贺。当事人父母则设筵回礼。老人寿辰,尢其父亲60花甲、母亲50寿辰,已成家的儿女要备好猪腿、寿面、美酒、鸡蛋等四色礼物奉献父母,以报答养育之恩。有的人家还会设筵款待亲友。

生儿育女。民间视为一大喜事。儿女出生满三日,叫“三朝”,夫家要备好“油饭”派人送到娘家报喜。满一个月,再以“油饭”分送亲友和邻居,称为“弥月”。随后4个月、周岁,也要热闹一番。

丧葬。以往也讲排场,现在废土葬为火葬,诸事皆由殡葬管理所料理,丧家称便。

客家延续20天"大过年"

客家人过年不只一天,年终年首都计入其中,前后延续在20天以上。一般是以腊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开始(也有二十三日开始)到正月十五日元宵后才结束。客家人过年远胜于其他的节日,具有时间延续长,涉及面广;投入的人力财力大;节日气氛特别热闹;内容也丰富多彩等特色。

从年二十五"入年界"过小年始至除夕,是过年的准备阶段。入年界后,家家户户为欢度新年而忙碌。在外地谋生的客家人就要千方百计赶回来与家人团聚,已在家的人自然就不准也不愿离家了。此时,一切安排"以过年为中心",一切与过年无关的活动都暂时停下。从此时起,日期的前面都冠上"年"字,如年二十五、年三十等等,一直到正月十五后才停止。

在过年这个"大节"中,首先的节日是"送灶君"。年二十五的当天下午或晚上,由家庭主妇在灶台上摆上清茶、果品,焚香点烛,叩首祈祷,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在此之后,客家人要做的事就开始多了,当然不是田地农活之类的重活,而是大扫除,办年货之类的活儿。做糕米果是客家人办年货的一件事,客家人过年不能没有糕米果。糕米果也称糖糕、年糕,客家人大都是自己动手蒸,这里面的寓意就很深。除做糕外,客家人普遍还自己做香肠、腊肉、豆腐等,可以说客家人过年的年货绝大部分是自己动手做的,这些食物通过客家人的制作,成为具有浓厚客家色彩的食物。过年期间,客家人也有忌讳的食物,如酸菜、霉豆腐等,这些食物在平时的确是很受欢迎的"家常菜",但过年期间,为讨吉利,只好暂时"回避"。

大年三十这一天,客家人的主要事情是"上红"(贴春联和红纸)表示红红火火。之后,贴门神、祭祀祖先、准备年饭、守岁等。而年饭中"腕子筒"与"长命菜"是闽西客家人少不了的菜。"腕子筒"就是红烧猪蹄,这红烧猪蹄很具特色,不仅肉烂,更是香浓可口,这里面的配料有的是当地的植物根茎,因此形成的香味独特;"长命菜"其实就是整只的鸡或整块的猪肉放进锅中烹煮,待后再将整个大萝卜和整棵的芥菜加进,这里面的含意很深刻。

在餐桌上,客家人如何进食也还有一番讲究。鸡头由长者吃,翅膀给出门的男人吃,读书的孩子吃鸡臂(腿)。酒洒倒在桌上视为发财,碗被摔碎看作会添丁,掉落了筷子当作有食缘……。守岁,也称点岁火。客家人要用特制的三盏油灯分别点在厅、门、灶上,直到天亮。如一夜通明,这将意味来年吉祥平安,万事亨通。

漳州三平村崇蛇习俗

平和县文峰镇三和平一带生长着一种黑色无毒蛇,小的一尺多长。当地群众把蛇当做保佑家居平安的神物,尊称蛇为“侍者公”。他们认为家里有蛇是吉祥的象征,蛇越多越吉利 ,因此,这里的群众是禁止打蛇的。由于千百年来蛇与人类共处,出现了蛇不怕人,人不怕蛇的现象。人在床上睡,蛇在床下爬,是司空见惯的事,人们毫无“后顾之忧”,照样安稳睡觉。有时蛇会钻进被窝,蜷曲在主人的脚旁。有的人夜间不小心踩住蛇尾,被蛇咬上一口,也是一笑了之,决不进行报复。

相传在1100多年以前,这里的深山密林之中,经常有蛇妖捣乱,危害群众。到了唐代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僧人杨义中使用法力制服了蛇妖,从此蛇妖改邪归正,成为杨义中和尚的随从侍者。另一种说法是,福建古代居住的闽越族,是以蛇为“图腾”加以崇拜的,三平村崇蛇也是一种遗风。

客家妇女的凉帽

客家妇女的凉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凉帽用薄薄的蔑片或麦杆编成,斗笠的顶部缝有布,有的还绣着花(多绣梅花),边沿四周,

除正面外,还垂挂着五寸来长的褶叠均匀五彩斑斓的布,远远望去象一朵朵飘逸的艳丽鲜花。

未婚的姑娘还在垂布的两端编织着五颜六色的彩带。彩带便成为客家姑娘婚否的标志。

凉帽除有遮挡阳光,防雨水、防尘、防沙外,亦是客家妇女的独特的头饰。

采茶灯舞、游龙与汉剧

[龙岩采茶灯舞]距今有150多年历史。采茶灯舞以“采茶”和“扑蝶”为基调,配上轻松流畅的民间小调,轻歌曼舞,充满欢快热烈的气氛,是福建民间舞蹈的一朵奇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此曲收入文库。

[姑田游大龙]元宵佳节游大龙是连城姑田传统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始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姑田纸扎龙直径70厘米,长600余米,由一百五十节组成,由600余名青壮年参舞,被誉为 “天下第一龙”。

[闽西汉剧]具有独特风格,广泛流行于闽西客家地区和龙岩、漳平等地,是福建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分生、旦、丑、净四门行当;乐器方面有头弦、月琴、三弦、琵琶4大件,还有二胡、笛子、唢呐、大小锣,铜锣、碗锣、堂鼓、大小钱板、夹板等。经收集记录有本子的传统剧目达200多个。

古民居--莆田古厝

在福建省莆田市,随处都能见到“千姿百态”、“百般神韵”的古民居——古厝。

位于仙游县榜头镇仙水村的仙水大厅,创建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是明正统年间行人司司正陈升(字景顺,正统四年进士)的故居。这座庞大建筑群,坐北朝南,依仙水龟山山势建成四座并排的“九间厢”大厝,是有着二重照墙二廊道、八进二厅九天井的古建筑,总面积达8820平方米,门前还有一口面积为4000平方米的弧形风水池。像这样高品位的古厝,还有庄边镇萍湖村建于明代的“南湖世第”,秀屿区东埔乡塔林村建造于乾隆年间的山尾大厝,建于1911年的仙游赖店坂头村的鸳鸯大厝等。坐落莆田旧城区东厢的“冬官旧第”古厝,因极具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格外受到保护,福建省文物部门曾拨出专款修缮。

明清古厝除了通常造型外,还有一种古堡式的土楼,主要分布在仙游县园庄镇。在该镇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的东石土楼坐东北朝西南,外墙系用三合土夯筑,高3层,通高16.5米,边长21.6米,宽20米,略呈正方形,占地面积近380平方米。楼作四面硬山式屋顶。内置一口边长为5.85米、宽5.72米的天井,天井边沿用条石铺筑,全长15.75米、宽14.28米面积作为土楼内部厅、房、走廊的结构,布局合理。该土楼是莆田市仅存较为完整而且坚固无缺的一座方形土楼,为研究古代土楼建筑的宝贵实物资料。

莆田古厝多为古代官宦、富豪所建,除格局、造型、结构独特外,在装饰上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明清士大夫和有身份的人都喜欢在住宅的大门和厅堂上悬挂匾额,以炫耀自己或祖先的显赫地位。如,明正德钦差巡按御史王莹为郑纪所立的“三朝元老”匾和监察御史李堂立的“一品尚书”匾等。明清时期,一些富商为附庸风雅,请名人撰写对联等,或描之于木,或镌之于石,在莆田古厝豪宅内所有门窗上几乎都配上固定的对联。如梧塘镇九峰方宅请清翰林撰写的“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东壁图书,西园翰墨;南华秋水,北苑春风”等内涵比较深邃的联句。涵江“马兰顺”的上下厅四个厅福堂门共八个门扇各刻一首唐诗,其中楼下的四扇还分别以真、草、隶、篆四种书体书刻,从而把古诗和书法欣赏全为一体。在木雕中的廊檐、厅堂、门窗、神龛,石雕中的码面、枕石、柱础、天井、石窗以及砖雕、彩绘等装饰,及其内涵都十分丰富,文化底蕴相当丰厚。

著名华侨马兰顺的豪宅位于涵江顶铺下洋村,坐南朝北,建于1933—1936年,是一座钢筋混凝土框架与传统砖木结构相结合的新型建筑,其建筑格式是当时刚流行的双层七间厢回廊式大宅院。追求奢华装修是侨宅建筑的一种时尚,但该宅在装饰上更重视展现民族文化的内涵,其全宅除传统的木雕、石雕工艺外,还布满文人创作的字画作品。其文化信息之多,为莆田民居所罕见。马兰顺豪宅的楼上廊桅完全回归传统的木构架建制。圆木廊柱配瓜楞开石雕柱础,柱上的梁架是一个琳琅满目的木雕艺术世界,包括梁、枋、桁及其附属斗拱、雀替、驼峰、吊筒等无不精雕细刻,贴金摸彩。其中对称运用圆雕、透雕、平雕等综合工艺创作的丹凤牡丹,构图协调,造型生动,色彩绚丽,具有较高艺术欣赏价值。

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和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郭湖先研究员曾先后到莆田考察古建情况,对莆田古厝特别感兴趣。陈从周在《书带集》一书说:县城工业路25号王宅,明建。除门屋毁,其他皆存,厅事三进,用材特大,大厅三间明间无平柱,用减柱法,屏门用锛砍,末进楼厅隔扇皆为原件,此今日所存年代久远之明代住宅,首次觅到,闽游最大收获也……五星巷明代小宅,一厅一照屋,间以小天井,烈日下犹如三秋,盖蔽阳通风处理巧妙,门东向有楼出挑。林扬祖官云贵总督,宅建于清乾隆,保存完整,是等皆定不同时代建筑之代表作。

莆田古厝是先辈留下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专家的关照下,莆田古厝保护工作迈出了可喜的步伐。1981年,莆田县人民政府率先公布“冬官旧第”、“大宗伯弟”古厝为本地文物保护单位。莆田建市后,又于1993年公布城厢陈俊、林文俊、彭鹏、郭尚先等14处宅第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与此同时,仙游县也公布郑纪、陈升、郑瑞星等旧第为县级文保单位。

惠东妇女服饰

惠安县东部临海的大阼、小阼一带,妇女流传古老传统服饰妆扮。头披鲜艳的小朵花巾,捂住双颊下颔,头巾前沿饰各种工艺花朵,1952年起兴戴上漆黄圆形尖竹笠。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窄,襟短肚脐,袖短到小臂中。

上衣色素浅,前襟上部和前袖上部则颜色较深。下身穿黑裤,又宽又大,裤头只到脐下,用四至八条彩色编织带(已婚妇女用多条银链子)束住。今人戏称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早年有些妇女头戴前伸黑头罩,上作双角兽状,鬓扦三支剑形银簪。惠东女服饰在福建乃至全国,独具一格,历千百年虽略有演化,却风格犹存,因而引人注目,发人探研。

朱子理学

武夷山为纪念朱熹诞辰,每年都要举办国际朱子学学术研究会。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法国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朱子学专家一百余人欢聚一堂,瞻仰朱子胜迹,研讨朱子理学。为迎接盛会的召开,武夷山建立了朱熹纪念馆。这个馆暂设在冲佑观的旧址上,座落在威武的大王峰和神奇的幔亭峰下,面临溪流碧透的九曲溪,四旁古树荫蓊,修竹苍翠。展厅用照片、图画、实物详细地展示了朱熹不平凡的一生,其中重点介绍了他在少年时代来到武夷山五夫里从师苦读一直到构建武夷精舍、奠定理学道统这一段坎坷不平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展出的朱熹书法作品也吸引了众多的瞻仰观光者。朱熹是南宋著名书法家,字体端庄清俊,笔势遒劲挺拔,有很高的欣赏价值。馆内还展出了国际朱子学界近年来进行频繁的交流互访的盛况,如韩国朱氏宗亲会每年清明节来祭扫朱熹墓;韩国退溪研究院经常向展馆赠送书籍资料,以及海峡两岸朱子学研究者于1991年来到武夷山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等。

闽南茶道

闽南人喝茶蔚然成风,男女老少嗜茶如命。所用茶具讲究,是一套玲珑剔透的袖珍型茶具——茶壶、茶杯、和煮水的壶。茶壶一般是用紫砂陶烧制而成,小巧精致;茶杯是用细瓷烧制而成的,小如胡桃,薄如蝉翼,洁白透明。

闽南人所喝乌龙茶,属半发酵茶,耐泡,有一种独特的香气,能祛病延年。泡茶时讲究“高冲低斟”,高冲可翻动茶叶并把杂质冲到上面,用盖子刮掉,这样卫生;低泡才不会走香,他们先用陶壶在炭火上烧水,将沸水冲进装有七八成茶叶的茶壶里,第一泡水脏不饮,用来洗茶杯;第二泡用沸水高冲进茶壶后,盖紧,再用沸水淋一遍茶壶,以增热量,使茶迅速出味。

武夷悬棺

武夷山,年代最为久远的古文化遗物莫过于悬棺了。悬棺又名架壑、仙艇、金棺材等。武夷悬棺是武夷山古越人悬棺葬的遗物,架托悬棺的木板称为虹桥板。葬制奇特且高悬于绝壁,自古迄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学术界普遍认为,武夷山悬棺始于商末周初,晚至春秋战国,是国内发现的各地悬棺年代最为久远的。崖葬雕刻题材中,屡见楼阁、云气、三足乌、凤、麒麟、朱雀导引升仙图案,喻示着墓主的升仙,表现了死者及其家属的神仙信仰心理。武夷悬棺中还曾发现有一件“龟形木盘”,象征用它驮死者的灵魂升天!因为很久以前龟就被认为是“龟寿万年”,是通灵之秀,《札记》云:“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这是中国人对四种神灵的传统信仰。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据《中华五千年奇闻异事博览·下册》记载:“河南省南阳市考古工作者1989年在市郊发掘出一座罕见的汉画像石墓,墓室极为豪华,布满各种奇异画像155幅。其中一幅‘乘龟升仙图’系国内首次发现”。这一发现有重大的史学研究价值,使人们依稀看到了武夷山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悠久历史渊源。

道教文化

道教称神仙所居的名山胜境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武夷山属于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十六升真元化之洞”,又名“武夷洞天”。这些内容记载于唐代杜光庭撰的《洞天社地岳渎名山记》(见《道藏》第331页)。

武夷山景区中总是隐隐约约闪现着老子的身影,武夷山三仰峰是景区最高峰,海拔717.7米,此峰又名老君岩(见《武夷山志》),上有“武夷最高处”几字, 它的隐意正是太上老君高踞“武夷最高处”,一览棋局!武夷山北马头岩附近有“悟源涧”题刻,在一条人工开凿的水渠之旁。此水渠蜿蜒延伸,溯源而上,则直通老君岩。由此可知“悟源”的隐意则是在启悟我们明白武夷文化之多种解释,但其中重要的一解是指老子,老子的诰封是“玄元”。唐朝时,老子一度被诰封为“太上玄元皇帝”(见《中国道教史》)。

侨乡

厦门是福建籍华侨出入境的主要门户,也是福建的主要侨乡。厦门籍华侨、华人有38万人,居住在厦门的归侨和华侨、华人眷属达15万人。

厦门是福建华侨的经济中心。抗战以前,全省85%的侨汇是通过厦门结汇或转汇的。华侨在厦门投资开办的工商企业共有2600多户,总资金占全省华侨投资总额的62.88%。厦门最早的远洋航运,最早的铁路,最早至闽南各县的内河航运和水陆联运,大多是华侨投资创办的。侨资工厂从海外引进近代机器设备、工艺技术和经营管理科学,对厦门近代资本主义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现在,华侨在改革开放、繁荣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中,从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到促进对外交流等方面,都作出了新的贡献。1955年4月,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政府签订关于解决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后,祖籍厦门的华侨和华裔大多已分别加入所在国国籍,成为外籍华人。1980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公布,从法律上确定了外籍华人的身份。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对厦门怀有深厚的乡亲情谊。

元宵节灯俗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的活动最主要的是灯会和灯猜。灯的种类甚多,走马灯、关刀灯、莲花灯、兔子灯、骰子灯、钱鼓灯、薄饼灯等,应有尽有。灯节中的舞龙灯是元宵节中最受欢迎的节目。

龙灯于元宵夜在街头巡回,谁家有放鞭炮以示欢迎者,即进入该家庭院舞弄,让人们观赏,舞毕主人以薄礼相送以示答谢。灯猜也叫“猜灯谜”,各条谜语的谜面多注明属于什么格,以提示和启发猜谜者。

传统节日

五月初五,又称五日节。初一至初五主要活动是龙舟竞度;初五中午“过节”要喝雄黄酒,吃花生粽和荷叶包。 七夕话鹊桥 七月初七之夜是神话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时间。福州地区在这个节日普遍互相赠送蚕豆,以作结缘纪念。

中秋佳节,花好月圆,是人们阖家团聚或倍加思念远方亲友的日子。厦门人对中秋节特别重视,许多 旅居海外的乡亲以及港、澳、台同胞,届时都纷纷踏上归途,与家人好友团聚,共 享天伦之乐,畅叙别后情谊。

在厦门,有一种中秋节玩会饼博状元的民俗活动,最为吸引入。三百多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以厦门为根据地,驱逐荷夷收复台湾。郑成功的士兵来自福建、广东各地,到中秋节前后,士兵们倍思亲人。郑成功的部将洪旭,为了宽慰士兵离乡背井、思亲想家之念,激励士兵先国后家,克敌制胜的斗志,便与兵部衙堂(今厦门洪本部巷32—44号)的属员,经过一番筹谋,巧设 “中秋会饼”,让士兵们赏月玩饼、品茗谈天。中秋会饼每会63块饼,隐含七九六十三之数,因为三、九是我国民间的吉利数。会饼设状元1个,直径20厘米,宛似一轮明月,饼上雕印有“嫦娥奔月”、“桂树玉兔”等图案;对堂2个,直径13厘米左右;三红4个,一秀32个,直径1.7厘米左右,它们分别代表文或武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 由于博状元寓教于乐,活泼有趣,所以郑成功特别批准从八月十三日至十八日军中按单双日分批轮流赏月博饼每年中秋节前后,厦门的饼店便大量生产会饼上市供应,有馅饼、广东饼,包装精美,为送礼佳品。皓月当空,家家户户燃起红烛,摆着会饼,全家老小,亲朋好友,五六个人一会虔诚地掷骰子,看月神赐福给谁,热烈有趣,笑声不绝。状元郎相继产生,鞭炮声、烟花声不绝于耳,一片欢乐升平的景象。

正月十五是"上元节",也称"灯节"或"元宵节"。 上元是三官大帝中上元赐福天宫紫微大帝的生日。每年正月十五日,厦门的百姓都要向天宫祈福,家家户户一大早即把五牲、果子、酒菜、纸钱等供在桌上,向天宫神烧香祭拜,并且占卜卦,预测一年的福祸凶咎,祭酒之后烧金纸,而后完成祭仪、撤供等仪式。 元宵节民间从十三日到十七日为止的5天里,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点缀着美丽的花灯。中山公园、寺庙或工人文化宫等公共场所举办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放烟火、迎紫姑、猜灯谜、吃汤圆等贺节活动。

晚上,晶莹剔透的宫灯、走马灯、宝莲灯、荷花灯、象形灯流光溢彩,水池上,灯船摇曳;盛装的少 女和儿童跳起欢腾热烈的花灯舞;高院队举行场面壮观的踩街 活动;南乐团演员们演唱南音古乐。街上供应制作好的汤圆,其大小和龙眼差不多。闽南民歌《卖汤圆》中唱道:"卖汤圆,卖汤圆,元宵的汤圆圆又圆……",正是闽南一带人民"元宵吃汤 圆"的真实写照。

正月二十九,是福州地区独有的节俗。煮糯米粥,配以红枣、红糖、荸荠、桂圆、花生等佐料,谓“拗九粥”,举家当早餐;出嫁的女儿也要送拗九粥给父母,意为祝愿平安度过“九”这一关。清明扫墓清明节,祭祖扫墓,食品主要是菠菠棵、光饼筹。

福建溯源

福建简称"闽"。据《说文解字》:"闽,为东南越蛇种。"福建地处亚热带,自古多蛇,史前时期这里的先住民以蛇为图腾崇拜。闽侯县昙石山、庄边山遗址及清流狐狸洞遗址等清楚地表明,原始社会时期已有人类在福建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的福建被称为"东越"。秦末汉初,东越王无诸佐汉灭秦有功,被封为"闽王",其国称为"闽越国",福建自此称"闽"。唐开元年间,由于"闽越国"境内设有福、建、泉、漳、汀五州,而重要的州为福州("闽越国"都)和建州(闽北,福建通中原的必经之路),因而各取其头一个字称闽越为"福建"。由于开发得较晚,在唐以前的正史中,有关福建的记载较少。而自东晋"五胡乱华"始,中原华胄南迁,福建得到开发。唐末,河南固始的王潮、王审知携族南下,据有福建,福建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后,在北宋的王安石变法中,福建籍的政治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到了南宋,李纲是抗金英雄,朱熹则是全国知名的理学家。明初,郑和七下西洋,其中有六次从福建起锚扬帆,盖因福建的造船技术在当时称一流,而福建的水手极富外洋航海经验。有清一代,林则徐崛起于道光朝,坚决禁烟,与陈化成等英勇地抗击英帝国的侵略,更成了全国楷模。19世纪后半叶,福建船政局培养的学生成了中国近现代海军的中坚,他们中的许多人在"甲申中法海战"、"甲午中日海战"及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中英勇殉国。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闽西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与江西老区光辉相映,老一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陶铸等多次到福建指导革命,而从这里走出去参加革命的年轻人有许多后来成了新中国的开国元勋。 有许多记载与传说涉及福建人到台湾下南洋,如南宋洪迈的《夷坚志》。明、清之际,大批福建人移居台湾,与台湾先住民一道开发台湾,台湾因而日渐繁荣。现在的台湾"本省人"其实多为福建人分脉而去,他们到福建来追根寻祖,绝大多数都可认到老家。甚至南洋一带有华人血缘的如阿基诺夫人,亦可于福建追寻到他们的老根。

温泉名城

福州为全国三大温泉区之一,是世界上久负盛誉的温泉名城,它不仅以温泉集中市区中心为世界各大中城市所罕见,且泉脉广、水量大、温度高、质量好而驰名遐迩。目前福州各大酒家、饭店、宾馆都设有温泉沐浴,中外游客来到福州都以进行“温泉浴”为快。

福州日涌温泉14000多吨。温泉一般由浅层中温水和深层高温水组成。浅层含水层由砂砾卵石层组构,埋深约四十至六十五米,水温摄氏四十五度至六十度,单位涌水量达每秒零点五至一升,钻孔涌水量可达每日九百吨。浅层中温水开采储量每日二万吨。

基层脉状深层高温水,埋深二、三百米以下,分布于中温水下部。热水孔口温度为摄氏八十七度到九十四度,水内含有硫、钙、镁、铁、氟、氯、氡、钠等几十种有益有于人体的矿物质。用于淋浴,不仅可以舒筋解乏,而且对治疗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具有一定疗效。

长汀客家节气风俗

立春

立春,长汀客家人谓之“交春”。因它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之首,颇为重视。届时,备香案、烧香照烛,放鞭炮,贴上“迎春接福”、“春临福至”等红笺,名为“接春”。

元宵节

长汀客家人的元宵节又叫“正月半”,这是一年中第一个节。元宵节吃“元宵”,“元宵”用糯米粉、红糖、花生米、芝Jh等做成,意在祝福一家团圆和睦。民间举办各种灯会,玩灯、赏灯,好不热闹,俗称“闹元宵”。迎花灯以涂坊、南山、河田、三洲等乡(镇)尤为有名。

惊蛰

惊蛰这天,长汀客家人炒豆子、炒麦子,或在热水中煮连毛芋子;在橱脚、桌脚、柱脚、墙脚等处撒上生石灰。这两种做法叫做“炒虫炒豸”、“溻虫溻豸”。惊蛰是冬眠昆虫开始复苏之时,客家人主张早期灭虫。

春社

长汀客家有在社日祭祀土地神、五谷神的风俗。每年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是春社,客家人妆扮人物故事,锣鼓喧天,迎神游行,祈求丰收,但并不普遍。

清明

清明期间,长汀客家人扫墓,祭祀祖先,从春分开始到清明达到高潮。祭祀活动非常讲究。在这期间,外出的家人多赶回家祭祖。

端午节

端午节,长汀客家人又称五月节,是一年中“五、八、腊”三大节日之一。过节除沿袭中原习俗用竹叶包棕子,吃雄黄酒,赛龙舟,挂菖蒲等外,还在五月初五那天,男女老少都用“药把水”洗浴。“药把水”是用山上能入药的草木煎制而成。

入伏

长汀客家人在入伏这天家家熬“仙人冻”吃。习俗认为,吃了“仙人冻”好度炎热的三伏天。“仙人冻”以仙草为主,配以淀粉熬成。

六月食新

长汀客家人“食新”就是尝新米。日子一般选小暑过后,逢卯日“食新”。在乡间,割下稻谷碾成新米,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而长汀客家人的中元节却是七月十四日。相传宋代末年,客家人正准备过节,元兵突然入侵,因此改为提前一天祭祀祖先,以避兵扰。七月十四日祭祀祖先,七月十五日祭祀“野鬼”。

中秋节

客家人过中秋和中原习俗大致相同。但长汀客家还有守“月华”的习俗。据民间传说,守到“月华”天门大开,月亮大放奇异光彩,月光菩萨降临,看见者求福得福,求财得财,因此有人在月光下守“月华”至深更半夜。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九九”重阳节,长汀客家人俗称“九月节”。家家户户做米冻,打糍粑,杀鸡鸭,买猪肉,宴请亲友。此外,还有登高、赏菊活动。

九月十四

农历九月十四,原为长汀城区庙会,古时迎神拜佛十分隆重,大街小巷水泄不通,家家户户宾客满坐,各种民间文艺演出通宵达旦,热闹三天。现在已成为闽粤赣三省十四县的物资交流会期。

冬至

冬至本是农事节气,但长汀客家人称为“冬年”。客家人历来有冬至进补的习俗。汀州(长汀)客家米酒向来在冬至日添水,因为冬至添水的酒色、香、味俱佳,而且久经不坏。

闽西客家娶亲

闽西客家人的迎娶婚礼别有风趣。男家的迎亲队抵达女家,新娘出门站在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称为“过米筛”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婆家去重创业。接着背出家门,上车(古时用轿)时兄弟用一碗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此时,新娘放声恸哭。到达男家后,在一福命妇手捧盛着柑橘(寓甘甜,吉祥的园盘)的牵引下跨过火红的木碳炉,以示“兴旺”。入门时,新娘跨鸡而过,称“拦门鸡”。进入厅堂拜堂后,即入洞房,婚宴开始。深夜闹洞房,酣乐为止。

汀州客家婚嫁风俗

汀州(长汀)客家婚嫁风俗,基本上保留了古代婚俗的遗风,即:“纳采”(提亲),“问名”(问生辰八字),“纳吉”(双方占卜合婚),“纳微”(男方将聘礼送往女家),“请期”(男方将选定的结婚日期通知女家),“迎亲”(迎娶新娘)等六礼。

现在长汀的客家婚嫁的六礼为:“提亲”,“问名”,“送定”,“报日子”,“送嫁妆”,“接亲”。

汀州丧葬“五服制”

汀州(长汀)客家的丧葬习俗还保留着“五服制”遗风。

从孝服上分为:“斩?\”(最重孝服),“齐?\”(次重孝服),“大功”(稍轻孝服),“小功”(次轻孝服),“缌麻”(最轻孝服)。

从守孝上分为:三年、一年、九个月、五个月、三个月,基本沿袭中原汉族丧服制。

治丧过程:报丧、摆孝堂、守灵、吊孝、入殓、发靷、祭三朝、五七、完七、出服等。

此外,长汀客家人还有“捡金”习俗,也称二次葬。

长汀客家春节风俗流程

春节从“正月朔日子夜算起”。长汀客家人认为,春节才算是真正的过年。百节年为首,对新的一年寄托着无限的希望。春节大约分3个阶段:从入年界至除夕为准备阶段;年初一至年初五为过年阶段;年初六至元宵节为余兴阶段。

入年界: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始为入年界。入年界后积极筹备年料,送年礼、大扫除、洗晒被褥衣物、理发沐浴、添置新衣等。

蒸岁饭:除夕前一天蒸岁饭,岁饭要供数日,取“岁有余粮”之意。初三早晨重蒸食用。年初五才能放生米下锅。

过年:除夕(年三十晡)晚上合家团聚饮酒,称“食年酒”,即“过年”。除夕在门前、厅堂贴对联,家庭用具上贴红纸,叫做“封岁”、“上红”。

守岁:吃完年夜饭,全屋到处灯火通明直至天亮,叫“点岁火”,家中亲人欢聚一堂,共叙天伦,通宵达旦,谓之“守岁”;长辈用红纸做红包给孩子,叫“压岁钱”;将红包放在供桌上,称“压岁”。

开大门:正月初一凌晨,以“通书”为准择吉时,打开大门,口颂“开门大吉,万事如意,脚踏四方,方方得利”,燃放鞭炮,辞旧迎新。

拜年:农历正月初一,人们打开大门,择吉利方向,以示“出天方”迎喜神。同时前往亲朋好友家互相拜年,互祝新年好。

游乐:春节期间传统游乐活动颇为丰富。民间踩船灯、舞龙灯、舞狮灯、踩高跷、迎花灯、打花鼓、演戏、提傀儡等活动遍布城乡,热闹非凡。

闽西客家旧时迎春习俗

在农历立春日,州官县尹亲赴郊外举行迎春牛仪式,由官员亲自扮春官鞭打纸扎春牛或真牛下田犁田,以示重农勤桑。农村则在神前祭祀,家家户户采摘冬青树枝和桃李花,扎在竹竿上,制成“春把”,从天井伸向高空,堂前摆上供品,“立春”时辰一至,焚香烛、放鞭炮,称“迎春接福”,祈求全家安居乐业,稻菽丰收。有的地方,用土捏成春牛或纸扎春牛,分送各户,置于灶君之旁,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南音

南音不仅流传在泉州、漳州、厦门及香港、澳门、台湾等闽南语系地区,而且传播到华侨旅居的东南亚各国。外国有些专家学者,深为南音倾倒,惊叹它是“东方古典艺术的珍品”、“中华民族音乐的根”,是“硅璋古乐,典雅之音,华夏正声,国中之宝”。南音历经传承,空前普及。

欣欣优选
福建旅行服务